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吉林省孤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草案

吉林省孤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草案

(2021-2025年)

序言

2021年至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确保孤儿这一社会上最困难、最弱势的群体,同享阳光、共圆梦想,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孤儿幸福指数,打造吉林民生进步特色品牌是学校未来五年努力实现的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民政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现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吉林省孤儿学校2021-2025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近五年的主要成就

教师紧缺问题得以解决。近五年来,学校有效利用宝贵的编制资源,通过公开招聘、选调方式解决了一线教师紧缺的问题,通过员额招聘、教学合班等方式,缓解了生活辅导老师人数不足的问题。

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将素质教育作为孤儿学生培养的特色品牌,进一步构建“全校一盘棋”的素质教育框架体系,开发了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了系统化、个性化特长培养。目前正在研究建设心理咨询、国学教育、技能培训、兴趣培养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室。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小学针对学前教育缺失和大龄插班生的实际问题,开展“走班教学”、“快步走”实践研究;初中继续深化“分层教学”改革,给每个学生适合的教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紧跟我省中考改革步伐,对地理、生物学科教学进行调整;高中结合国家高考改革,研究制定适合我校的具体落实方案,积极探索“选课走班”制度。

教育内涵不断发展。通过加大校内监督,规范教师管理,强化教师培训,推动了孤儿教育“深耕厚植”发展;以师德培养为首,强化教学能力水平、强化实际贡献的评价条件,充分发挥职称竞聘导向,引导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激发了教师的工作活力。

工作凝聚力不断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党风、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学校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呈现出新局面。内部管理运作良好。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校依法依规办学,教师依法依规执教。

对外合作形式不断创新。继续深化与空军航空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省教育学院共建项目的合作,继续深化与北京、长沙两所民政院校的合作;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省政协等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爱心团体走进孤儿学校,积极搭建社会爱心奉献平台;充分发挥吉林省心驿社工服务中心作用,使爱心项目由物质给予向精神帮扶过渡。

校园安全保障不断强化。结合校园基础设施改造,着力解决了消防地下管网老化、个别楼舍消防设施陈旧的问题。通过实施初高中宿舍楼、餐饮中心、信息化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楼体保暖性差,规划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切实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提高了孤儿幸福指数。

(二)学校发展优势

学校是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和吉林民生建设的窗口,始终倍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始终在省民政厅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前行;孤儿学生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孤儿学校作为一所特殊的民政与教育为一体的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重视,在人员编制、经费支出等方面得到了支持与保障。

(三)面临的挑战

1、敬业精神受到冲击。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特教工作愈发繁重,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方冲击。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团队精神缺乏,缺少骨干教师,缺少名师引领。

3、教研工作有新起色,但未形成校本特色,对外宣传展示力度有待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处于零状态,有待认真规划,规范开发。

4、虽然进行了内设机构调整,增设了学生管理科,但德育工作还没有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学生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亟待培养、强化。

5、办学内涵尚需深化。“互联网+”时代来临,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之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纷纷来袭,深刻影响着人类思维,改变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信息化改写教育未来,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6、虽然历经65年的发展,但隐性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应加强研究。校园文化建设需整体构思,制度文化、观念文化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之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为。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抓住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创造学校新的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 未来五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政政策,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孤儿的宗旨,在“536”工作总基调的指引下,打造适合我校发展的“12345”工程总格局,通过“法制化治理、精准化施策、优质化服务、数字化考核、亲情化育人”的工作总思路,全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进程。

(二)总体目标

以“十四五规划”战略布局为引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大胆探索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思路,打造温度教育体系。将从“树立一个目标、夯实两个基础、争取三个突破、落实四个抓手、促进五个提高”等五个方面着手,坚持科学发展,形成发展新机制,争取办好孤儿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个目标,即学校的目标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价值,在建成“五型”校园的基础上,实施温度教育,力争把学校办成质量高、队伍强、信息化、开放型、有温度的特色学校。

两个基础,即夯实以落实教学常规和完善制度建设为核心的两项基础工作。

三个突破,即在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有温度的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有突破。

四个抓手,即完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有内涵的精神文化;加强法制建设,构建以培养现代公民为特征的法治校园文化;完善各科室制度,全面推进学校制度体系建设;倡导类家庭教育,建立有温度的教育体系。

五个提高,即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和水平,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提高学校在孤儿养教事业发展中引领作用。

三、具体实施策略

(一)精神文化建设突出四个彰显

1、彰显学校精神文化之根

学校校训、教风、学风、校风,其体系内涵涵盖了理想观、人格观、能力观以及道德观。围绕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校训开展教育活动,塑造“务实、为民、清廉”的干部形象、“呕心沥血当辛勤园丁,无微不至做孤儿亲人”的教师形象和“感恩励志,笃学成才”的学生形象。使师生人人了解、熟记和践行其内涵,弘扬学校精神。

2、彰显学校育人文化之魂

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实,通过各种体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课程文化系统建构,达到课程设置与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高度统一,让学生能够在整体课程参与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一方面,通过课程建构,让学生在教学中感悟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四个文化系统(“经典传统诗词”文化系统、“课程体验中心”文化系统、“走廊墙面艺术”文化系统、“书香温馨校园”文化系统)等实践活动的推进,在实践中提高文化的素养,提升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3、彰显和谐校园文化之风

十三五期间,我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首届文明校园、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未来五年,学校依然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和先进集体的创建工作。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是优秀的隐性教育课程,师生正是在学校文明和谐文化的熏陶中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自己内在的良好素质、形成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学校下一个五年,要将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独特的学校精神,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

4、彰显班级德育文化之基

班级文化具有陶冶、规范、凝聚、调节、激励等功能。未来五年德育要以提升班级软文化建设为追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教师选择班级文化主题,让师生形成共同愿景;办好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开拓学生德育活动园地,让学生从细节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有效开展班级文艺活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展示;加强班级制度的落实,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实施法治文化寻访项目,分学段、分年级有序推进法治文化教育,创建文明、健康、诚信、创新的学习型班集体,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实现德育的立体化、全程化、课程化和生活化。

(二)法治文化建设强化四大举措

法治文化体现着法治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和实践的进步文化形态,其实质和核心是现代人的法文化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包含着法治精神意识、法治规范制度、法治行为方式和法治物质载体四个方面,其中,法治精神意识是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校落实依法治校方针,创建法制化治理特色学校、培养知法、守法合格公民的现实需要和重要途径,我们应多管齐下,大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1、注重精神引领。切实尊崇法治,通过把以公正、平等、自由、民主、权利、秩序为价值取向的法治精神融入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逐渐形成师生价值自觉,最终内化为师生精神意蕴和法律思维。

2、强化环境熏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建设法治教育基地、法治课程体验中心、法治长廊、“小小法律通”网站等方式,积极创新法治宣传载体、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

3、强化品格养成。积极创新与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在日常管理中,要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习惯。

4、完善长效机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方参与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建立责任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合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要建立协调机制,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掌握动态,督促检查,有序推进;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严格考评奖惩,宣扬和激励创新,推动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四个方面

要对现有制度文化进行研究和总结,使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化与个性化统一。学校出台了很多制度,都要逐渐地去落实。尤其是现在面临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方式由“外延质量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对于我们这所特殊学校来讲,外在教育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尽快实现转变,所以,加强和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势在必行。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以学校规章制度为统领来健全学校的制度体系。各科室要依据学校工作总则,重新修订并完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人事制度、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在制度体系健全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流程化管理。

2、完善治理体系建设。要坚持和完善“三重一大”等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完善校长负责制,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充分听取全体教职工的意见,使决策更有效地落实,更有利于学校发展,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民主管理环境。

3、完善协调解决机制。健全学校纠纷解决机制,针对教师因职责权利、职务评聘、年度考核、待遇及奖惩等出现的问题,设立教师诉求委员会,完善学生申诉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学校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

4、浓厚法治文化氛围。领导牵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变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四)温度教育体系聚焦四个打造。

教育是培养生命,完善生命,生成生命的事业,因此,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应是温暖的,充满情感和爱的,有温度的教育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怀。

温度教育,从客观上讲,就是一个有温情的校长带着一群有温度的人干着一件温暖的事。作为特教工作者,面对孤儿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吃穿冷暖,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品格塑造、幸福感培养。所以,作为孤儿教师,要时刻研究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时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需求,要学会用内心的温暖去感化学生、用爱与真情去温暖学生。实现有温度的教育,必须聚焦四个打造。

1、打造有温度的德育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爱”的教育工作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强调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理念;探索、落实多样化的教学班主任、生活班主任工作模式。以仁爱之心教育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与感情投入;注重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有情怀的学生;探索设置学生综合评价平台,正确引导、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加强与监护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别,没有冷眼,只有温暖的教育意识,学会宽容,让学生拥有被尊重的感觉,学会欣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会疏导,让学生懂得感恩;统筹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在原有心理沙盘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测评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室,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资源保障。

3、打造有温度的校园文化体系。时刻保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要有属于学生的“学习园地”、“文化长廊”,更要有学生读书怡志的“欢乐海洋”。学校拟建立“悦读书吧”,该书吧不仅可以读书,还具备个体交流、心理疏导、对外展示等多项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温馨的阅读场所和成长的园地;新生入学时,都会领到一本《新生入学指南》,临毕业时,学校不仅会拍班级合照,还会给每一位学生拍个人照并印成相册赠给每一位毕业生;在新生入学时了解有特异体质或不同民族的学生,学校食堂进行饭菜的“私人订制”;淡化孤儿标识。清理校园内一切带有“孤儿”字样的标识;规范教职工语言行为,严禁在学生面前提及“孤儿”等标识性词语;研究学校更名相关事宜。

4、打造有温度的家庭教育体系。倾心打造家庭教育体系,构建正常而完整的家庭教育结构。基本设想是由学校聘请专职人员充当父母角色,精心安排和照顾孤儿孩子的生活、学习、娱乐、健康、安全等,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发掘孤儿孩子潜能,积极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全面开展生命教育,积极学习有关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进专业教材,在生活区开设生命教育课,利用课后辅导将生活技能、习惯养成、社会礼仪、仪表审美、理财规划等纳入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开设特色校本课程。

四、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主要体现在:

1、加强师德建设。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法治特色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教师确立“严谨、善诱、科学、创新”的优良师德师风。

2、加强组织建设。以规划目标和任务为导向,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健全和完善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打牢思想基础。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形成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选拔干部,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青年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注重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选拔和培养干部,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坚持严格要求和爱护人才相结合,真正使干部队伍成为学校发展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实到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完善“三重一大”的建设,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更多教育经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上,提高经费使用率。

(二)健全规划落实推进及监控评估机制

以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达成情况为重点内容,建立健全学校自我监督评估机制,完善“内控式”的学校自我评价机制,将规划目标落实列为各部门考核重点,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

1、建立自评,自我监控。学校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内部监控管理,立足于自身发展需求,以学校自身为主体,通过自主选择评估标准和内容,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年度规划实施情况的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在反思与改进中不断提高办学品质,促进学校自我分析,加强自身内涵建设。

2、结合督导,过程管理。在学校规划实施过程期间,结合教育督导部门制定评估标准,对学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督导评估。督导评估有利于学校进行调控、改进,保证发展规划的有序完成。接受上级领导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督导评估。定期向教代会反馈通报规划的实施情况。

3、结果反馈,注重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诊断分析,以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相结合,监督检查与反馈调控相结合,全面评估学校规划的达成,为学校新一轮规划制定提供分析基础,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向纵深推进。促进调控,激励学校更好的推进规划的实施。

2021到2025年是学校发展前景令人憧憬的五年,学校将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下,通过特教人的自我奋斗,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为共创孤儿学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